学术与人才培养分论坛圆桌讨论: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储备

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6年,1998美国商务部发布了《新兴的数字经济》报告,由此,数字经济的提法正式成型。发展数字经济的意义不在于互联网经济,更多指发展“信息化”的经济。经济建设是我国的建设中心,数据经济是新型经济形态,也是下一步的主导经济形态,中国信通院连续7年发布《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》,明确了数字经济定义,具体包括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、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,其中的数据价值化属于生产要素,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属于生产力,数字化治理属于生产关系,四者共同构成数字经济的“四化”框架。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《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》,是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统计标准。2020年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,其中第五篇是“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”,用4个章节、3000多字对数字化发展进行了阐释,在顶层设计中明确了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地位,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。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.2万亿元,占GDP比重的38.6%。而2005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2.6万亿元和14.2%,说明了我国数字经济在蓬勃迅速发展。

可以说,数字经济是目前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,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技术驱动的经济,需要人才的支撑,结合本论坛的主题和圆桌嘉宾具体关注领域,本着提升会议内容的针对性、实用性、指导性,我们还是把本次圆桌会议主题进一步聚焦到“我国数据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”来展开。

说到人才培养,无外呼三种渠道,一是院校培养,二是机构培训,三是时势造英雄(顺应实际需求自然成长人才)。其中的院校培养,更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,包括大中专、甚至硕士博士培养,长远看还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。针对人才培养相关议题,学术与人才培养分论坛特设主题圆桌讨论,邀请了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文彬老师,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分会(DAMA China)理事郑保卫郑总,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宾军志宾总共同探讨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储备”。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曹建军老师担任本场讨论的主持人。

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曹建军老师

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文彬老师

国际数据管理协会中国分会(DAMA China)理事郑保卫郑总

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宾军志宾总

本次学术与人才培养分论坛就“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储备”议题四位嘉宾针对数据治理人才教育思路、数据管理理论知识体系选择及学习、注册数据管理师的建设历程、数据治理岗位类型、能力侧重及认证、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展望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最后曹建军老师也表示讨论只是引子,期待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人才储备讲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,数据正规的人才真正培养成功。

观看直播峰会议程

峰会视频直播

扫码或点击“这里”观看直播

加入峰会交流群

扫码关注后回复dqmis即可加入峰会交流群

关注峰会公众号

扫码关注峰会公众号,了解峰会实时动态

峰会视频回放